“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3:那一夜“清风”徐来……
2022-12-07 | 作者:姜丹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陕西金融系统2022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征文获奖作品(等奖)

那一夜“清风”徐来……(散文)

作者/姜丹

晚饭过后,卸下一天工作的劳累,那是一段与家人相处难得的静谧时光。书房内,上小学的女儿书写作业“笔耕不辍”的沙沙声在耳畔不时划过。陪坐一旁,看着她认真学习的样子,不禁感染了我。目光停留在书架上她颇感兴趣的那套课外读物《中国上下五千年》上,信手拈来其中一本,随即读了起来。

读到宋史,必然越不过王安石、包拯、寇准……他们,一生为官清廉,一尘不染。遥忆儿时乐,贪玩不恋家。但只要一听到《包青天》的片头曲,一群叽叽喳喳的玩伴们,顿作鸟兽散,连奔带跑回到家,跟着电视前的歌曲,有模有样和了起来,那大抵应该是人生中最早关于清廉文化的触碰吧!也是从那时起,那个足智多谋、屡破奇案,为百姓发声的大英雄黑脸包公便镌刻在了记忆深处。而他额头上的那弯月牙,折射出的一抹清辉,也将清廉之光照进了世人的心里。

岁月渐增,清风依旧。这么多年,为何包大人的IP依然这么火?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让我颇受启发:除了多年前那部神剧的加持,大概还源于中国人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世人坚信:朗朗乾坤,总会绽开蔚蓝青天。

清廉乃不受不污,清正廉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官场多龌龊、为官多不廉”,但“出淤泥而不染”的为政清廉者也层出不穷。他们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修养和品格,守身如玉,名利两淡,千古传为美谈。

倏忽间,女儿的一句轻语,扰断了思绪。摸着她的小脑瓜,我告诉她刚刚正沉浸于手中那册书中,向她絮叨起童稚岁月里,和小伙伴们一起追剧的点滴。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她,比起盲目追星,包大人身上的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追寻:那是“寒窗苦读少年志,韶华不负正当时”的锲而不舍;那是“鱼与熊掌皆不取,唯将正义存心间”的泰然正气;那是“不爱皇朝爱县衙,不爱权力爱人民”的赤诚之心。

而这也许正是我对女儿未来的一种期许吧,内心希望长大后的她,坚强、坚持、坚定,花开自香、清风自来,成为这般美好的女子。她就那么静静地听着,小小的人儿若有所思。无论听懂与否,我知道,此时此刻,清正之气已然在她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你若有思,一同入梦。一阵清风漫过,蜷缩着身体沉入梦境,穿越漫漫历史长河。

悠悠南山下,邂逅陶渊明,把酒言欢东篱旁,默默共赏菊花黄,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名利浮华所改变。

白毛羽扇轻挥,隆中对策谈笑,曾经的俊朗少年在频烦天下计中佝偻了背影。诸葛亮的一片赤诚,锦官城外的森森柏树犹记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鲜活了他的人生底色。

穿林打叶的风雨交加中,我仿佛看到苏轼不改本色,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坚实的足迹记录了他清廉的一生。不忍百姓苦,提笔为民生,深陷“乌台诗案”,他仍爱这海清河晏的人间,也爱心系于他的芸芸众生。颠沛流离的日子,他甘于粗菜淡饭、以俭养德,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抚古追今,清廉之风从未间断。新时代,更需要凝聚精神力量,永葆廉洁之风。

清廉在己。“‘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只有不断修行,摒弃多余的欲望,崇德尚廉,尽量活得简单,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清廉在家。奶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什么是“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斯人已逝,斯风犹存。她的言传身教,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稳重,时刻提醒着我要自重、自警、自律。

清廉在司。讲正气、走正道,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守住合规经营的廉洁底线,就会形成内在有力的约束,才能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清廉在国。廉者,政之本也。西周时,周王把廉洁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项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廉政建设成为考核官吏职守的重要标准;到了明清两代,英明的君主更是煞费苦心地给众官吏们树立清官典型。新时代,我们更要让廉政的好风吹进千家万户,用“清风”暖“民心”。

一觉醒来,清风依旧和煦,杏花依旧芳香……

【作者简介】

姜丹,女,供职于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

[编辑 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