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钱潮》序言及后记
2016-05-20 | 作者:杨争光、杨军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大汉钱潮》序

·杨争光

《大汉钱潮》的作者、内容,甚至意义和价值,都会在这部书里有它们合适的位置,白纸黑字,每一个标点都会清清楚楚,无须我多嘴。

我还是说“钱”。


钱是好东西。它几乎可以换来任何一样我们喜欢的东西。尤其在当下,钱更是好东西,它几乎可以是一切,包括灵魂,包括爱情,似乎没有它摆不平的。有人说空气和阳光不用钱买,这话在过去可能还靠点谱,现在也离谱了: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也要用钱买了。


“见钱眼开”,古人早这么说了。敢和钱打绷、见钱闭眼的人罕见,很罕见。有钱能使鬼推磨——鬼都不会的。


钱是人造的,但比人牛。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上帝也是人造的。


和钱一样牛的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权”。钱可以买权,权可以生钱,二者可以互换,难分高下。这种说法乍听好像无懈可击,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些破绽的。


自从有了“钱”——说的学问一点,就是钱成为通货以后,权之力就不再横行天下,一尊独大了。是的,钱买不来皇帝,但皇帝不以“钱道”而行,帝国大厦就会因为“钱事而被摧毁。帝国大厦毁了,皇帝安在?


权力在钱力面前,经常会变得柔软,会点头哈腰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是人都有体会,都能看得见的。


战争打的不就是“钱”吗?没钱就无力发动战争。战争大多也因“钱”而起。不为钱,人类就会少去一大半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两个人,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从吵架到出手,从大刀到火枪,从子弹到导弹,直至核弹——人肉与生命,流血与牺牲,都成了过程,起点和落点依然是“钱”。


汉武帝应该知道钱是咋回事,要不,五铢钱就不会那么坚挺,从他之前到他之后,一直挺了七百多年,为世界货币史所仅见。唐太宗、武则天也应该知道钱是咋回事,要不,大唐盛世就不会成为事实。所谓的“汉唐雄风,不只是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不只是王昭君的“胡笳十八拍、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还有汉赋,唐诗,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以“钱”为前提,知道钱是咋回事的人才能创造出来的辉煌。


杨军也知道钱是咋回事。也知道钱币——不管是金属铸造还是纸质印刷,其造型和图案,材质和纹理里蕴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密码,否则,他不敢用他的笔挑战历史,挑战现实,写这一部《大汉钱潮》,而且,洋洋60万言。


对钱币,杨军有专门的研究;对历史,杨军有针对性的考量;对文学,杨军有百万字以上的创作实践,并取得了不可轻视的成果。杨军还有影视剧创作的经历,更多地知道故事和人物塑造对一部长篇小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我信任杨军,信任他精心经营的这一部《大汉钱潮》的理由。


我们睡着,历史就不会苏醒。我们醒了,历史就会睁开眼睛,就会跳进现实,显现它应有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我们麻木,钱币就没有生命。我们恢复了知觉嗅觉味觉,钱币就会参与我们的精神和情感,让我们感知与它有关的酸甜苦辣和难得一见的五彩斑斓。


我们有足够的智慧,钱币就会以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生命,变身为艺术,讲述故事,创造形象,并赋予自身以意义——钱币内在的价值,而不只是交换时的价格,流通时的数字。


《大汉钱潮》应该是厚重的,也应该是好看的。


还有——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园林里,就题材而言,它是独一份。


还有——美元、欧元、人民币,三种“钱”不正在厮杀吗?“二战”以后,以美元为基础创造的美利坚神话和帝国已经受到挑战。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大汉钱潮》在这个时候出版,也算是恰逢其时。所以,我还要为它祝福,希望它能交上好运。

             

                    201556日于深圳





      杨争光,深圳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一级作家,影视编剧,深圳市文联副主席。1957年生于陕西省乾县,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诗歌、小说、影视剧写作。著有《土声》、《南鸟》、《老旦是一棵树》、《黑风景》、《棺材铺》、《从两个蛋开始》等小说,担任电影《双旗镇刀客》编剧,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编剧之一,《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总策划。





杨 军



按照时下流行,一部小说如果没有后记,好像总有点缺憾,所以,我也不得不时髦一下。当然,因为是在历史大背景下创作的故事,假如没有一些说明的话,往往容易让人对号入座,甚至会被认为作者有违于史实,故而,有必要做此“后记”。这部小说的创作历时近十载,在我的文学生涯中留下了极为难忘的记忆。由于有多年金融从业的经历,金融题材已成为我的作品中不竭的思维源泉和精神动力。我经常促使自己运用文学的思维去考量金融,以金融的视角来丰富文学创作,二者相得益彰受益匪浅。《大汉钱潮》便是我的作品中文学与金融相交融的典型,著一部与钱币有关的小说亦是我多年夙愿。


关于这部小说的肇始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后来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激发了我筹划创作一部关于金融和货币方面的作品。期间,我由于长期为一家杂志撰写钱币收藏的文章,忽然灵感涌现,何不以钱币为切入点,构写一部长篇小说呢?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钱币史,货币是能够承载金融故事的最好载体,加之自己多年对钱币文化的研究,创作钱币题材的故事,呼之欲出。


目标虽已确立,但从何入手仍是问题。浩瀚的中国钱币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俗、书法艺术,甚至文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原始社会末期的古人就将贝壳作为货币,钱币的发展史与中华文明的兴衰及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长安这个古都,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大钱系——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宋交子之中的三个均诞生于此。秦代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流通货币、统一了圆形方孔的钱币形状;汉代五铢钱——世界上最早由中央政权统一货币发行权;唐代开元通宝——自此钱币不再以重量命名;宋代交子——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在研究中发现,西汉武帝年间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币制改革,为中国古代货币开辟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公元前113年,中央政府在上林苑设“上林三官”钱局(今陕西户县大王镇),统一铸造五铢钱,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由国家统一铸币的先河。自此,五铢钱流通近八百年,是世界钱币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被称为“长寿钱”。


这即是作为故事背景的最佳选择,写一部反映古代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小说。真正动笔写起来,才感到困难重重。在前期准备写作的两年,是最痛苦的阶段。小说的创作需要进行大量相关知识的积累,而历史知识、钱币知识却容不得草率,必须一丝不苟。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系统地研习了搜集来的钱币和历史书籍,并整理了几大本笔记。中国历史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我只能片断式的截取摄入,对《史记》《资治通鉴》等汉代历史有关的著作进行细致的钻研和探究。为了学以致用,我还经常撰写关于钱币研究、钱币文学方面的文章。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淀,在钱币方面也算小有所成。报刊、网站以及钱币研究机构的约稿不断,甚至曾受邀进行钱币鉴定,也算是无心插柳。正是由于这些前期的积累,才能对古代钱币史有所涉猎,也为小说创作奠定了翔实的基础。


经粗略统计,我近些年在报刊、网络发表金融钱币研究类论文和钱币文学作品50余万字,已汇集成为一部文集,名曰《说钱》。这里,不得不提到我所创作的一部纪录片——《大钱币》。在这部六集大型钱币文化纪录片《大钱币》中,我力图以恢宏的文化视野,通俗的笔触,纵揽五千年,对钱币这枚“社会化石”所传承的人类文化艺术内涵进行详细解读,将钱币的知识以及自己对其研究的心得体会,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渴望了解它的观众。该片的解说词文本,在专业杂志上连续刊载,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被国内外钱币专家、历史学家赞为是一部弘扬钱币文化的开山之作。


该作品的创作成功,进一步鼓舞我著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热忱,《大汉钱潮》应运而生。基于《大钱币》的创作经验,将多年积累的钱币知识灵活运用于作品之中,对我而言颇为得心应手。此外,我在本书中谈及了很多对普通读者来说较为生僻的钱币相关知识,譬如与钱币有关的武功、用钱币治病、钱币游戏以及古钱币真伪鉴别、钱币占卜等钱币相关的民俗。


关于古代货币的相关解读


货币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我国自秦朝统一了货币,西汉时进一步由国家集中铸造货币和统一货币发行权,结束了之前春秋战国时币种芜杂、不便交易和流通的混乱局面,与大一统的政权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密不可分,这是历史的飞跃。


但秦汉时期只是开了一个好头,而隐藏在各郡国及民间的私自盗铸钱币现象却屡禁不止,屡铲不绝。如同腐败一般,历朝历代均有存在,难以根绝。当代中国也同样面临货币打假的问题。


首先应提到的是货币名称。在古代中国,“泉”和“布”是古代钱币的单位名称,“泉布”通指货币。从春秋时期开始,钱币的命名随朝代推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西周到春秋以形制命名,如圆足布、平足布、尖足布,还有刀币、铲币、圜钱等,名称即形状;二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以钱币自身重量命名,秦半两钱作为当时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重量即为半两,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废止半两钱,开始铸造发行五铢钱,钱文五铢,重如其文;三是抽象化、符号化的命名,自唐朝开启了我国钱币史上的新时代,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除了“通宝”,还有“元宝”、“重宝”等钱币单位,类似于今天的“元”,一直沿用至清代末期。

其次,古代钱币到底是如何铸造的?汉代的铸币工艺已有很高造诣,基本为后世所沿袭。钱币铸造过程大致为六个步骤:制范(雕刻钱模)——冶铜(将铜矿石里提炼出的铜进行熔化)——浇注(将熔化的铜水浇注入钱模里)——开模(待冷却后砸开钱模)——修钱(用一根细棍子从钱中间的方孔穿过,将数十枚钱固定在一起,统一修磨)——审钱(有技术的工匠验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范这个环节,涉及到“模范”,与现在人们说的学习和效法的榜样不同,它本意是指制造钱币时的模型。不过,模是模,范是范,他们在钱币铸造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起初铸造钱币是用泥陶制成的模具,人们先在陶片上刻画出货币形状及阴文文字,在窑中烘烤成陶范后,再用来铸造钱币。由于泥陶范薄而脆,钱币铸造基本是造一钱用一范,铸造费工费时,成本颇高。到战国末期,大量使用石头和青铜制成的范,与泥陶范相比,结实耐用,可多次反复使用,而且铸造的货币光洁度高,更为美观。汉武帝时期,铜范得到空前发展,使铸币工艺达到鼎盛时期。随着铜范的诞生,出现了专门用来制作铜范的“模”,模与范相反,模中的钱文是以阳文正书的,是专门用来翻制范的“范”。模的使用是我国古代铸币技艺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它使所铸造的钱币式样和重量趋于规范和统一。模的使用,为叠铸工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即将由模制成的范叠放在一起,一刻钱模可以铸造出几十枚钱币。


由于古代铸造钱币的材料主要是铜,铜的熔点比铁等金属都要低,所以造假者容易仿造,铸币业属于青铜业冶金业的一种。西汉时期,由于冶金技术和采矿技术的限制,铜属于贵金属,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价值,如同今天的黄金,符合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具有流通作用。当然,金、银在当时一些小范围内也有使用,但并不流行。这为钱币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汉代的郡国私铸、民间盗铸币者,正是贪图铸币所带来的丰厚利益。


他们的造假方法主要有:直接铸造与钱文重量不一致的轻钱;通过打磨或裁剪官钱,收集铜屑和边料;收集官钱,回炉重新铸造成薄轻钱;在铸造时向原料里加入铅、锡等其它杂质,减少铜料的使用。例如三铢钱虽名为三铢,而私盗铸者偷工减料,实际使用的铜料甚至不足二铢,其间利润,不言而喻。以致市场上流通的伪劣币越来越多,官铸良币越来越少。


如此一来,钱币越来越不足值,为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市场上流通的钱币数量越来越多,同样数量的钱币能买来的东西越来越少,百姓生活难以为继,饿殍遍野。由于对钱币失去信任,丝绸、金银、盐、米等交换媒介或是以物换物的形式也在市场大量存在,甚至诸多百姓弃农弃商转而盗铸,造成国家经济不能正常运转,生产力倒退,民不聊生。西汉贾谊的《新书·铸钱》提到:“夫农事不为而采铜日蕃,释其耒耨,冶鎔炉炭,奸钱日繁,正钱日亡。”《汉书》也有记载:“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国家颁布严酷法令禁止私盗铸,但由于利益驱使,私盗铸币者挺而走险,一度监狱人满为患。而且政府不断发行新币制,并强制推行,让百姓以手中的旧钱以多换少,变相掠夺百姓钱财,充实了国库,贫瘠了人民。而政府将掠夺的钱或是用于统治阶级的享乐,或是用于对外战争,百姓深受钱币之害。


关于本书的故事内容


本书是以西汉六次大的钱币改革为背景,讲述的是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官铸、郡国私铸与民间盗铸三方势力互相争斗的故事。小说着力展现了盗铸钱币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及人物感情纠葛,而且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西汉经济改革、钱币战争的壮观气象。同时,抵御外族入侵,平定边疆叛乱,大汉帝国雄视天下的盛世风华,都在本书中得以淋漓尽致的映现。


中人物个性鲜明各具特色,主人公使君,朝气蓬勃、行侠仗义;其父亲英卓,忠肝义胆、表里如一;赊贷行老板无盐淡,乐善好施、德高望众;大侠郭解嫉恶如仇、义薄云天。该书所塑造的女性人物无瑕、悠然、托娅等亦是温文尔雅、蕙质兰心。英俊、伍育之、刘彻等人物风骨迥异,引人入胜。通过一个个精彩故事的演绎,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使君、悠然、无瑕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成为“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钱币改革取得成功。


在这部小说创作的后期,适逢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于两汉时期,将东西方文明直接地联系起来,也正是五铢钱的时代。在商贸往来中,不仅有茶叶、丝绸、瓷器,更离不开钱币。而五铢钱代表着两汉时期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可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亦是一条“钱币之路”。


当时的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就同我国有着频繁的友好往来,波斯的萨珊银币以银质为主,圆形、无孔,钱的正背两面都有花纹。萨珊王朝银币是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曾出土过萨珊王朝银币,而我国的五铢钱也在西亚及欧洲各国均有考古发现。这段历史在本书中也有精彩的故事呈献。蒙哥玛是一位罗马帝国(古称大秦)的王子,他的祖辈尤为向往传说中的东方青铜之国大汉,蒙哥玛成年后向东出发,寻访大汉。在罗马与波斯的战争中成了俘虏,后来波斯和匈奴打仗他再次被俘,一生都在屈辱中度过,但他矢志不渝,历尽艰辛,暮年终于来到长安,诚心拜主人公使君为师,学习到了东方先进的冶铜铸币技术。


古丝绸之路上远去的驼铃声,已融入了中国钱币文化恢宏、壮美的交响诗之中,余音悠悠,传之千秋。当铁甲金戟融透在历史的沙漏时,当异域弯刀深藏在文化的卷帘里,一挥千万年的风沙,如时光的漩涡,如历史的暗涌,珍存的是东方钱币乃至世界钱币文化的盛世繁华,封印的是人类绚烂千秋万世的文明与对话。


关于几点需要说明


该部小说的创作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手法,力求在正确把握古代文化和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用现代的思维和语言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一是该部作品仅以历史事件作为故事背景,故事内容属于虚构,文中除虚构人物外,其他有历史名字原型的人物也是经过艺术加工,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二是文中有些内容,没有完全按照历史时间记载,而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需要,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借用了一些史实,使故事能够更好地推进。所以,有的事件、人物和时间不必一一对应。三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文中使用了一些在后世才出现的人物称谓、物品名称等语言。如:“摇钱树”的出现应该是在东汉末年,客栈、酒楼、太监、村子、郎中、蜡烛等一些后世的称呼,也在书中有提到,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四是书中有些历史知识、钱币知识,可能参考了一些专业研究内容,特向提供资料的机构和作者表示感谢。


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得到了来自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经中国金融作家协会推荐,《大汉钱潮》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国内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金融学者、钱币专家、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中国首部以钱币题材为背景的传奇励志作品,笔触直接深入币制改革、制假反假、铸币技艺改进以及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等诸多领域,彰显了古代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施行金融币制改革的故事。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也特别感谢《金融时报》为此做了专题访谈。


最后,对为小说创作提供大力支持的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表示感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延艺丰先生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支持与鼓励,可以说没有他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这部作品。另外,还要特别感谢著名剧作家杨争光先生为本书作序,还有许多为我创作提供资料、提供素材的同事和朋友,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谢意!


                    2015年12月5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