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娘家人” ----长篇小说《工会主席》序
2018-01-27 | 作者:阎雪君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初识冯衍华是三年前在山东梨乡聊城的全国"恒通杯"散文大奖赛颁奖会上。当时正是万亩梨花盛开时节,他的散文《典雅芙蓉街》以全票赢得评委的认可,获得一等奖。会后,他赠我一本他和他的哥哥冯延伟合著的散文集《古窑韵事》,那是一部书写他的家乡淄博的陶瓷文化、饮食文化和山水故乡的集子。从篇篇优美的文字里,我读出了他是一个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歌者。由此,他也成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的首批会员。

他创作勤奋,收获丰硕。2013年,他的长篇小说《涅槃》获得了中国金融文学界最高奖项"中国金融文学奖"。评委会在授奖词中这样写道:作品思想深刻、文笔细腻,通过描写一群基层工行人在股份制改革时期的一段生活经历,深刻展示了股改岁月中工行人的一种情感和一种精神,高扬了金融人的精神风貌,描画了时代的光芒与人性的光辉。令人震撼,激人奋进。同年,这部长篇小说还获得了"聚焦工行全国金融文学大奖赛金奖"。

他在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工会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硬是利用业余时间,痴心于文学,他是勤奋的,仅仅过了三年的时光,他又以一个金融赤子的情怀,拿出了一部近三十万字的长篇新作《工会主席》。完全用业余时间要完成这样一部著作,若没有对所从事的金融事业的挚爱,没有对金融生活的深度观察和认知,没有对文学的痴情和挚爱,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的说,《工会主席》是他的倾心沥血之作。

早在多年前,冯衍华就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和柳泉诗词协会。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新文学》《柳泉诗词》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和诗词。近年来,他转入小说创作,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讲好金融故事。中国金融业进入变革的十年来,想必很多金融作家都在围绕着金融人、金融事用文学的视角对金融业的变革发展和金融人的心灵史做着深刻的思考。

润物细无声。当我翻阅《工会主席》这部文学作品时,我欣喜的发现这不仅是一部书写金融人、金融事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深刻人性、震撼心灵的文学作品。他是一位现实主义的金融作家,他关注金融业的现实,关注最基层的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追求。据说他常年到基层调研工作,与一线员工密切接触和深入交流,真正融入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因此,他的金融小说都是书写基层工行人的喜怒哀乐,他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采用心理描写,内心独白、象征等文学技巧,对人物的心灵世界进行深入挖掘和呈现。比如,他多次写到宿舍区的高大的梧桐树,在矿震到来之前,是梧桐树的倒掉挽救了人们的生命;他写到老主席张浩捐献遗体,死后不要留墓,让他最终长成了一棵树;他写泰城支行新时期的工会主席孔原山,受老师精神追求的熏陶,面对银行转型时期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带领大家在创建职工之家工作中敢于直面复杂的矛盾,勇于担当,兢兢业业的不懈追求和拼搏,展现了基层工会主席责任担当,依法维权的生动实践和真情服务员工的人文情怀;他写到金融工匠全国点钞冠军、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秦雪爱岗敬业的事迹;他还写到了90后新一代金融人郑秋生捐献肝细胞的温暖故事。他也注重描写环境和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理,同时也使文本更具有了可读性。

在金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确立一种有理想的人生价值是很有意义的。用冯衍华的话说"为了一种理想和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是值得的。"他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他有他的文学理想和追求,三年里,他把自己封闭在书屋里,几乎没有一天的休息,有时甚至一天的写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文学是一个苦旅,也是一条充满快乐和收获的心路历程。我相信,正是他的挚爱和勤奋,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金融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为中国金融文学的百花园增色添彩。

是为序。

                                   2016年10月10日于北京金融街


阎雪君序文专栏


阎雪君,男,1968214日生。山西大同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先后在山西阳高制药厂、阳高县农行、大同市农行、山西省农行、大同市人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华夏银行总行、中国金融工会作家协会供职。已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其中已出版《原上草》、《今年村里唱大戏》、《桃花红杏花白》、《面对面还想你》4部长篇小说;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作品具有深厚的大地情结,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金融特色。


[责任编辑: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