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舟:坚持导向原则,讲好金融故事
2016-03-11 | 作者:赵晓舟  | 来源:丝路金融文学网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良好的舆论导向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坚持导向原则,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对新闻舆论工作很重要,对于金融文学创作同样非常重要。

古人云:“文者,贯道之器也。”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意指“文章是记载道理的”。由文字的联缀,词句的组合而成为一段文字即是“文”。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文”指以汉语为基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书面语,即文章。有时候,我们行业作家的文章不被读者看好,阅读者寥寥无几,仅限于“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谁编谁看”,原因不在于“道”之不正确、不中听,而在于文之无味、无趣、无意境,不会讲故事、不善讲故事。至于“道”字,本指道路。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从深层说,“道”可以概括为宇宙、人生的哲理和法则。因此,道之含义,蕴含了自然、人文界的一切。无论任何文章以及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在内,即文以载道,如此才能言之有物,才能成为有价值、有市场的优秀作品。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作品一向反映民族风貌、展现时代思潮。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可以让人的心灵越过泥泞阴霾的雨天,在春天的云朵下舞蹈;可以给喜欢她的人掘一个宣泄的出口,将葱郁的心事汩汩释放给远方;可以让我们相信,纵然世间并不完美,但草依然绿、水依然清、阳光依然灿烂、天空依然湛蓝、鲜花依然缤纷地盛开;可以叫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尽管生活本身有那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仍然会诗意地活着。文学在李白、杜甫那里能“惊风雨”“泣鬼神”,在韩愈那里能“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鲁迅手中的“匕首和投枪”,是艾青烧毁“枷锁”与“牢监”的火焰。千百年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如火炬在前,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文脉不断、元气不散,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

历史的经验表明,“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不是孤芳自赏的小家碧玉,也不是文人风花雪月的纯情抒发,文学创作要追逐时代呼唤,发出思想强音,呈现出知识的强度和文化的高度,才有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长远的历史价值。古往今来,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无不以美的内涵和形式激浊扬清、陶冶情操。回顾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虽经百折而犹向前,正是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思想精神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文学创作生态、文学传播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善写人话,善讲人能听得懂的故事是一种高明的文学传播能力。在文化需求多元、传统与现代写作交织交融的背景下,讲好金融故事是每一个金融作家必备的基本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广大金融作家作为金融文化的传播者、金融员工时代风貌的记录着,金融事业进步的推动者,金融人精神食粮的提供者,应该始终坚持以金融员工、金融事业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真履行当代作家“文以贯道”的职责使命,慎用自己的笔墨,切实让文学作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基层生活、贴近员工需求,这是每一名金融作家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回报时代、回报金融事业的职责所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学的繁荣发展,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同样需要文学的引领与激励。面对金融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金融作家必须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金融事业为主题,以创作优秀作品为己任,持续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我国金融事业的繁荣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立足本职,坚持导向原则,讲好金融故事。

坚持导向原则,讲好金融故事,要拥有“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爱国情怀。“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年一叹,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赤子之心;从“独乐乐,众乐乐,孰乐?”的激情反问,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深情设问,都体现了作家们与人民的心心相印,文学与民生的息息相关。金融文学者应时刻坚持以讴歌金融事业、金融职工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

坚持导向原则,讲好金融故事,要树立“艺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对文学创作必须精雕细刻的生动描绘。习总书记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学创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金融事业。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金融价值观念、体现金融文化精神、反映金融职工审美追求,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坚持导向原则,讲好金融故事,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发展是多元化的,但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各行其是。近些年来,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心态和“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对文学创作的危害不容忽视。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凝聚13亿人的奋进力量;金融业的发展繁荣需要文学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对此,广大金融作家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而艰巨。


作者简介

赵晓舟,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务工作部干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银行金融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文化测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担任《经济决策报》等多家报刊记者、特约记者。曾在各类刊物发表诗歌130余首,散文50余篇,杂文40余篇,新闻评论100余篇,编辑出版《银海拾趣》《银行股份改革学习指南》等7部。